从“引进来”到“走出去”: FerroTec半导体温控设备国产化转型之路
随着人工智能(AI)技术的快速发展,全球半导体行业正在迎来新的增长机遇。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,2016-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整体呈增长趋势,复合增速为5.64%,行业成长性显著。据SEMI,连续五年中国大陆地区半导体销售额的全球占比保持在30%左右。
《中国制造2025》对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提出了明确要求:
截至2020年
实现90~32纳米工艺设备国产化率50%,封测关键设备国产化率50%,以及90纳米光刻机国产化
截至2025年
实现20~14纳米工艺设备国产化率30%,以及浸没式光刻机国产化
截至2030年
实现18英寸工艺设备、EUV光刻机、封测设备国产化
今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替代已进入关键攻坚期,国产化率预计突破35%-50%,在此背景下,FerroTec(中国)冷水机紧跟国家政策,积极推动半导体产业国产化转型。
FerroTec国产化布局
(一)FerroTec国内半导体产业布局


作为国内半导体行业的领军企业,截至目前,FerroTec(中国)已在国内投资企业40余家,包括杭州大和热磁电子、宁夏银和半导体、上海申和热磁电子、富乐德科技、富乐华和中欣晶圆等。FerroTec主要业务集中在半导体材料、精密设备和相关产业链领域,涵盖半导体硅片、石英制品、陶瓷材料、精密设备及洗净服务等关键环节。
(二)半导体温控事业国产化转型

FerroTec半导体温控事业作为集团核心产业,成立至今,团队不断发展壮大,目前已拥有杭州、常山两大生产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,并在美国、欧洲、日本、韩国、新加坡等地设有Chiller海外驻点办事处。FerroTec通过自主研发的TEC温控技术最高可实现±0.01℃的高精度温控,减少对海外供应商的依赖,填补了国内在高端半导体温控技术领域的空白。
(三)FerroTec半导体温控产品介绍
FerroTec作为半导体行业的 TOP 企业,旗下自主研发设计的FCCWS101-7402是一款超低温压缩机式温控设备,制冷量可实现8.0kW@-60℃,制热量可达8000W,通过PID算法实现精准温控,同时配备智能温度控制系统,能够实现实时动态调温,并支持远程通讯,可实现实时故障预警,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。

极限制冷能力
采用复叠式压缩系统和混合制冷技术,突破传统制冷极限,温度范围可覆盖-80°C至60°C,满足半导体晶圆快速冷却、超导材料测试等严苛需求。
卓越的温度控制
集成高精度PID算法和先进传感技术,在超低温区间仍能保持±0.1°C的稳定性,确保实验和工艺的可重复性。
高效节能设计
通过PID自动调整膨胀阀开度,实现快速升降温,能耗较传统制冷方案显著降低,长期使用成本优势显著,尤其适合长时间连续运行的工业场景。
极端环境可靠性
针对半导体设备(如离子注入机)的24/7运行需求,采用特种低温合金材料和模块化防冻设计,关键部件耐-150°C极端环境,配备多重安全保护机制,确保设备在长期高负荷下的稳定运行。
未来,随着中国制造业的持续升级,FerroTec将继续深化国产化战略,加大技术创新力度,完善供应链体系,提升产品质量,拓展全球市场。通过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,FerroTec将致力于成为全球温控领域的领军企业,为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



